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浙中>新闻 正文

埋骨何须桑梓地?最堪珍重是心碑

不让英魂成孤魂,“抗战营长”故墓重修

发布时间: 2015-08-31 09:23:2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许健楠

  73年过去了,很少有人知道,在金西的巍巍群山中,国民革命军暂编35师中校营长石宝琛,在保卫金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这一别,竟是一份长达73年的思念与等待。

  一位当年亲历营长葬礼的老人,给本报来信,从而牵出一段鲜为人知且波澜壮阔的抗战往事,以及一位一门忠烈的浦江营长。

  因为本报的一篇报道,展开一场寻找营长遗骸的行动,江东放、张解民、谢叔平、苏樟远、不留名的胡先生以及默默捐款的百善村村民,汇聚成一股正能量,不但找到营长遗骸,还重修了英烈墓。青山埋忠骨,英魂永留存,无论是共和国,还是人民,都不会忘记那些为祖国抗战慷慨献身的先烈。

  这一份对抗战英烈的敬仰之情,正如石宝琛之子石理俊说的那样:

  “埋骨何须桑梓地?最堪珍重是心碑。”

 

  8月29日,天还没亮,在国家药典委员会任职的石上梅,匆匆去赶北京飞往义乌的航班。中午,飞机一落地,她草草吃完午饭,马不停蹄地赶往100多公里外的婺城区岭上乡。

  此行,是为了完成一家人的夙愿,找到爷爷石宝琛的遗骸,祭奠这位在抗战中牺牲的亲人。

  下午2点,岭上乡百善村,抗战英烈石宝琛墓修缮完工揭幕仪式。“爷爷,我代父亲来看您了。”这一天,石上梅的父亲石理俊等待了整整73年。

  石宝琛,浦江人,国民革命军暂编35师中校营长。1942年5月,浙赣战役保卫金华的作战中,他身先士卒,赴汤蹈火,终因敌机轰炸,在汤溪黄岩孔村,与40多位战友一起,壮烈殉国。

  73年来,石宝琛的后人一直不知道他死在何处。直到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经过本报及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找到了将士遗骸,英烈的墓也得以重修。

  临山苍苍,丰碑巍巍,石家绵延70多年的心愿,一朝实现。

  茫茫人海,浦江营长是如何找到的?

  抗战中,牺牲的无名将士成千上万。寻找英烈的下落,谈何容易?然而,尘封的历史,在冥冥之中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缘起一位家住舟山的汤溪老人吴如荣给本报写的一封信。老人亲眼目睹了营长下葬的全过程,他非常想告诉后人,在汤溪百善村的土地上,埋葬着一位73年前的浦江籍抗日斗士。

  7月10日夜,本报记者赶到吴如荣的家,他没吃晚饭,一直等着记者来。

  过往的见闻,历历在目。他是汤溪人,当年,他为那位殉国营长扫墓5年。遗憾的是,他已不记得这位浦江营长叫什么名字,他甚至不知道营长所在部队的番号。只知道是浦江人,战死在百善村。

  7月22日,本报独家刊发通讯《能否找到亲属,送营长回家?》。

  就在登报当天,浦江政协委员江东放、浦江抗战历史研究者张解民给记者打来电话,据二人考证,这位营长名叫石宝琛,中校,战死于汤溪,他的儿子石理俊还在北京,88岁。江东放还告诉记者,这篇报道在浦江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作出批示:“请民政局调查核实,如能确定,找到亲属,迎回遗骨。尽可能不让英魂成孤魂。”

  10年前,因为金华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张解民与石宝琛的儿子石理俊结缘。10年来,两人经常互通书信,书信中,石理俊向他讲述了父亲在汤溪一带牺牲的情况,与吴如荣老人的回忆内容几乎一致。石理俊也曾委托二人,帮忙寻找父亲遗骸的下落。

  7月24日,本报刊发通讯《浦江营长找到!石宝琛,暂35师中校营长》,他的抗战故事,终于水落石出:石宝琛,1909年生于浦江县石宅村,1928年,从军入黄埔,系黄埔军校第七期,骑兵科毕业,当时的名字叫“石全”。

  上世纪30年代,石宝琛曾在热河、察哈尔长城内外抗日,他还曾探望并资助过同乡好友石西民(解放后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彼时,前者已是一名连长,后者在北大从事学生运动。

  1939年冬,堂兄石理澍在部队转移途中,遭日军飞机扫射,牺牲于湖北新堤镇。谁料,三年后,石宝琛也战死抗日沙场,一门忠烈,兄弟俩双双阵亡。

  16年前,石理俊曾托表哥张有光前往汤溪寻墓。没什么收获,只听说当年的墓地已成一片菜地。

  时至今日,对于能否找到父亲遗骸,石理俊有些怀疑。他在给本报记者的来信中写道:

  “家父殉于国难已73年,今天还有人惦记,两篇文章读后,热泪盈眶,行行句句都到心头,很感动,很感激。”

  “父亲殉难,母亲和我在1942年六七月间就知道了。一时全县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当时,金华、浦江都已沦陷,孤儿寡母无法去寻找父亲的墓。我1949年参军,母亲1950年亡故,此后献身革命,以部队为家,匆匆几十年,离休后,才着手寻找父亲遗骸。托表哥去寻,但坟茔已成一片菜地,骸骨难寻。我是经历过‘文革’的人,亲眼见过多少石碑被碎,尸骨无存,沉思默想,只好在母亲墓前重立一碑,刻上双亲的名字,以表我的追念。”

  57年前,他偷偷把营长墓碑藏了起来

  接下来,热心市民胡先生出现了。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转发了本报报道后,中学同学谢剑崇回复说:“50年代末,我的父亲谢叔平把石宝琛的墓碑偷偷埋了起来。太公谢子琰曾是村里秀才,石宝琛下葬时,祭文都是他老人家写的,爷爷谢光荣当场念的。”

  胡先生来到百善村,谢叔平告诉他,石宝琛墓地虽成菜地,但遗骸没有动。“只是那块墓碑,被我藏起来了,1958年,藏在村里小水电站底下的涵洞里。像石宝琛这样的英烈,保卫家园,为国捐躯,牺牲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乡亲们都感到非常痛心,怎舍得破坏他的遗骸?”

  江东放得知这一消息,兴奋不已,他打算出资,重修墓地。与此同时,“福寿百年”殡葬服务有限公司金华地区的一名负责人看到本报报道后,深受感动,提出免费为抗战英烈石宝琛设计墓地,并提供全部祭灵礼仪服务。就在一个多月前,长沙会战春华山战役浙江籍阵亡将士英灵回家公祭活动,“福寿百年”也全程参与。

  这几名热心市民,一直在奔波筹办此事,市区到岭上来回100多公里,胡先生跑了好几趟。

  在村民谢叔平、苏樟远的努力下,“石宝琛之墓”的石碑终于重见天日。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大块条石难找,这块泛黄的老碑,曾是宗祠里炉灶的挡灰石。匆忙之下,用来给英烈修墓。

  江东放出资一万多元,用以收购菜地和修墓。百善村亦不负“百善”之名,当地村民自发为修墓募捐,本就不富裕的小山村,好多人掏了钱。这一份份爱心,出现在村口的红榜上。一趟又一趟,村民们从坟前的厚大溪里,挑起一块又一块鹅卵石,垒出一个民国风的坟包。

  仅仅不过一周的时间,8月26日,就在石宝琛墓地的原址上,矗立起一座全新的坟茔。那块70多前的原碑,高高立在坟顶,墓前,是记载生平的墓志铭。村民们说,这里坐山面水,墓前的地形,像极了一把长长的步枪。当初在这里下葬,正缘于此。

  墓志铭,是时义清和同事们用花岗岩做的,铭文由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导师龚剑锋拟定。

  “今天一切,同源于都有一颗红亮的爱国心”

  “谢谢那么多好心人,帮我找到了爷爷,也帮我们家圆了一个长达70多年的夙愿。今天,我们终于一起共同面对那段不堪回首、又无限荣光的抗战历史。”石上梅说这话时,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石理俊已年近耄耋,不能亲自赶来祭奠父亲,70多年来,他没能找到这里,祭拜家父,一直心存遗憾。他写来一篇《祭父文》,让女儿读了之后烧给父亲。文中写道: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岁月匆匆,儿已耄年。时移境异,还史真颜。真情发自东海之滨,信息出于钟灵之笔,唤醒乡人记忆,牵动亲友深衷,得到领导关怀。遂使故墓重修,立碑为记。儿知消息,执笔沉思。血沃金华热土,不离同难士兵,应是父亲心甘情愿。今天一切,同源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共为爱国。遂成《心碑》一诗:

  童年梦里久寻追,报国情怀一脉垂;

  埋骨何须桑梓地?最堪珍重是心碑。

  遥望南天,泣泪鞠躬。遗爱在身,遗范在心。”

  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石宝琛墓前,石上梅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爸,我找到爷爷了。”那头传来石理俊有些颤抖的声音:“非常感谢大家,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一个结果。感谢党的政策,我的内心得到了安慰。”远在舟山的吴如荣老人得知这一好消息,欣慰地说:“感谢《金华日报》,了却我平生一桩心愿。”

  石上梅说:“爷爷的遗骸,早已融入了这片他曾保卫过的土地。将来,我会经常来给他老人家扫墓。”

  她小心翼翼地从坟头上取下两抔土,准备带回浦江老家。她喃喃地说:

  “爷爷,咱们一起回家。”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何冬圆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