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时,商品的信用评价将对我们是否购买该物品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不少市民最近发现,自己对某商品打出的中差评会无缘无故“消失”,还有市民在网购时,会因为给出过中差评而无法购买部分商品,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卖家安装了中差评拦截功能软件。律师表示,卖家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网购不成功,竟是之前给过“差评”
杨女士是淘宝资深买家。8月26日,她在一家网店购买裙子,下单后准备付款时却被强制关闭交易。她随后询问客服原因,一直未得到回应。
杨女士的朋友告诉她,这有可能是因为商家安装了中差评拦截功能软件。只要开通了这个功能,一旦买家打出中评或者差评,就有可能被商家标记为“黑名单买家”。这样的话,其他安装了中差评拦截软件的商家,就可以自动拒绝这个买家买东西。
杨女士回忆说,上个月她购买了一台榨汁机,因为质量问题给了对方差评。“给过一次差评就不能买东西了?这是什么道理?”杨女士感到有些冤枉,她认为,自己既然购买了商品,就有权对此作出评价,如果因为打过中差评就不能继续交易,这是否意味着卖家在强制顾客给好评?
除拦截中差评买家外,还能让商品的中差评“隐身”
记者联系了淘宝网的客服,对方表示,在淘宝的卖家中,普遍流行着一款“中差评师拦截功能软件”,而像这种拦截功能软件,属于第三方开发,早在两三年前就出现了。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不少关于差评拦截软件的相关信息,发现这类软件不仅能为卖家屏蔽给出过中差评的买家,还能让商品的中差评“隐身”。例如,有些店铺销量可观,一件商品的销量甚至达到了成百上千件,但是评论却永远是几十条,而且全是好评。记者查看该店铺的历史评价后才发现,这家店铺曾收到过许多中差评,只是这些评论未在商品主页上显示。而部分市民也表示,当他们网购某商品并打出中差评后,自己的评论根本无法生效。
使用第三方拦截软件,是怕遇上“职业差评师”
多卖产品是好事,店家为什么要装这样的软件,把生意推掉呢?昨天,记者联系上几家“拦截差评”的店主,他们表示,“实在是被职业中差评师弄怕了”。
记者在一家大型购物网站上搜索了几家店铺,发现有些店铺的“买家须知”里,明确写有该网站屏蔽中差评买家的条款。
小王已经做了5年的淘宝,他表示自己曾经被职业差评师骚扰,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再次发生,才不得已安装了中差评拦截软件,虽然这样会对其他打过中差评的正常买家造成影响,但为了避免恶意差评,他宁愿流失部分顾客。
与小王有同样经历的人不少。一名儿童玩具店主表示,“如果产品有问题,买家完全可以找我沟通,真是我的问题,我是不会推卸的。可现在,很多买家根本就不和你沟通。快递慢了、不是孩子想要的、没想象的好……都成为中差评的理由,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义乌卖头饰的小徐告诉记者,此类智能屏蔽软件可根据买家信誉值、好评率、半年内曾经给的中差评数、买家一年内给出的总评价数等多个选项,由卖家自行设置等级来屏蔽相应买家,被列入“黑名单”的买家就无法与网店成功交易,省去了店主许多麻烦。
消费者不应受到商家的软件拦截,商家可通过其他途径投诉
但是,这类第三方软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的市民质疑起购物网站信用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市民林女士认为,卖家安装差评拦截软件有“作弊”的嫌疑,“客观的评价对其他买家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职业差评师和少数极品买家的出现,就屏蔽了所有给出过中差评的买家,打击面是否过大呢?”林女士认为,虽然店主屏蔽部分素质太差的买家可以理解,但是收到中差评后也应做出反思,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才能赢得好口碑。
浙江五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程建强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不管消费者上一次消费给出了何种评价,下一次消费享有与其他消费者一样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商家的软件拦截。否则,就是被侵犯了公平交易权。
“如果真的遇上职业差评师,商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投诉。”程建强建议,购物交易平台可以经过查证,公布一些恶意差评师的用户名,从而对商家和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保护双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