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游客在港被殴致死
内地游客纷纷爆料赴港被宰经历
10月19日,因购物发生争执,黑龙江游客苗春起,在香港一家珠宝店外被围殴致死。事件经过多日发酵后,昨天有了初步处理结果——涉事香港导游、内地领队出庭,并被指控误杀罪。有香港媒体指出,两人可能会被判处终身监禁。另一方面,近日被宰的内地游客,也纷纷爆料他们在香港的不愉快经历。
-案件进展
香港导游、内地领队被提审
昨天,香港导游胡彦南(44岁)和内地领队刘洋(32岁),因涉嫌打死黑龙江游客苗春起,在香港九龙城裁判法院出庭。两人被控误杀罪,不准保释。根据香港法律,两人可处终身监禁,并缴纳相应罚款。目前,法庭还在等待相关部门出具化验报告,案件押后到12月22日再审。
根据香港警方公布的案情,死者苗春起(54岁)与同事张丽霞(53岁),日前跟团赴港旅游。10月19日,旅行团被带到事发地红磡民乐街“D2珠宝店”消费。
苗、张二人因嫌商品贵没有购物,内地领队邓海燕前去与两人交涉。在交涉过程中,张丽霞与邓海燕发生争执,邓被扇了一巴掌。随即,两位妇女开始相互拉扯。苗见状,就介入调停。没想到,身后窜出数名男子,将苗拖出店外殴打。当天,苗春起被送往医院,已经生命垂危,次日经抢救无效身亡。
21日,香港警方押解胡彦南回到案发现场,并用一个“假人”辅助还原事发经过。现场有人看到胡彦南曾多次膝盖撞击、脚踢“假人”。
在法庭上,胡彦南当庭承认曾殴打死者,但他辩称,当时只想阻止事态变得更加暴力。而内地领队刘洋则承认曾把死者拖到店外,但否认殴打死者。检方指控,监控拍摄到案发时,多人曾向死者拳打脚踢。香港警方目前仍在通缉2名男子。至于涉嫌公共场合斗殴的张丽霞与邓海燕,两人已获准保释,但10月底必须向警方报到。
-亲历“影子团友”出手
“大开眼界、极为震惊”
今年黄金周,重庆游客李先生夫妇报了一个港澳5日游。全团25人,都来自内地。到了深圳罗湖口岸,李先生就后悔了:“感觉像牲口一样,被转来转去,我们被转了4次团,耽误了半天才入境。”
10月2日,李先生就被带到了事发地“D2珠宝店”。这家店近日被曝光“专坑内地人”。李先生以亲身经历讲述,该店铺“很有体系”——门外有专人把守,只有专人带领才能进入,进店后消费不到3000元很难出来。
香港业内人士张先生说,近两年入境香港的旅游团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由深圳等地几家旅行社组成的散客团,几乎占去过半客源。“这些一条龙旅行社,以聘用香港导游做幌子,实际由内地领队、团长、随行人员控制,部分人员一路上以情以理,或干脆暴力威胁游客消费,成为游客身边的‘影子团友’。”
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出,“影子团友”就像是内地的医托、购物托。一个购物店内,通常也有数名“影子团友”,发生争议时,能迅速找到同伙,统一行动。
关于“影子团友”,李先生认为属实。进店后,团里就有2名男子一直跟着大家,口气很强硬。两人盯着团友,买够才帮着带到出口。他怀疑,这两人便是安插的“影子团友”。李先生夫妇当天买了一个3000元的彩金坠子,勉强过关,但到了门口,还是被导游奚落一番。
好不容易出了店门,李先生看到了让自己“大开眼界、极为震惊”的一幕。当时,一个导游情绪激动,把一个50多岁模样的男子连着往街上推,“骂骂咧咧的,叫嚷着‘不买东西就滚’。”
男游客大声说要举报导游。然后,他就被周围出现的四五个人推搡、围殴,无力还手。同团的游客试图拿手机摄像,被对方强行夺走。
当李先生日前看到内地游客在香港被打死的新闻,一看到店名就惊呆了。他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该珠宝店发生极端案例是迟早的事。
-这两天的纠纷
在香港遭强制购物17万港元
回北京才报警要求退款
10月19日,即黑龙江游客苗春起被围殴的同一天,一个从北京出发的低价游旅行团,也在香港遇到强制消费。22日凌晨,游客回到北京首都机场,与旅行社领队发生争执。
他们19日在香港地接社领队带领下,来到尖沙咀一家珠宝店,被锁在店内要求每人至少消费5000元港币。
游客赵小姐回忆:“一开始进的是一家珠宝店,把你领上去,然后门就关了。把你关在里面买东西,我们那天在里面被关了得有3个小时……让我们选珠宝,钻戒、项链,不买的话出不来,买了以后需要给导游说一下,把那个东西发票给导游看一下,登记以后开门再放出来。”
游客刘女士购买了2万多元的商品。团友们在珠宝店滞留约3个小时后才离开。领队又将他们带往钟表店、数码店、保健品店等地消费。在这些商店里也都遭遇“强制消费”。
游客宋先生说,他们20多人是通过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报团的,说是福利,不需要再另交费用,“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俱乐部也只是给了旅行社200元,我一直以为俱乐部出了三四千块钱”。
为避免在香港发生人身伤害,这批游客昨天深夜下飞机后才报警,并堵住领队王某要求退还强制购物的费用。到凌晨,王姓领队承诺在7个工作日内退还珠宝款。旅客登记的清单显示,珠宝首饰购物款共17万港元。
2元一两的“西青果”
变身3800港元一两的“皇帝果”
20日,四川游客许先生在香港遭遇“天价药”陷阱。当时,许先生在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一家药店,给孩子买止咳药水。当他拿出信用卡准备付款,药店店员开始向他推销一瓶名叫“皇帝果”的中药材。
一边对话,店员一边拿出刷卡后的消费条,让许先生签字。无意间瞥到被店员遮挡的消费金额后,他被震惊了。原价126港元的止咳药水,怎么刷走了22800港元?许先生当即提出质疑,而刷卡成功的店员态度变得强硬。
“他们说,这个皇帝果是380(港币)一钱,我买了60钱,不但给我打了8折,还免了止咳药水的费用。”许先生很愤怒,在他看来,他自始至终没有说要买皇帝果,更没有问过价格,药店不但直接用VISA免密刷卡通道刷走22800港元,还“先斩后奏”磨好药粉让他不能退款。带着屈辱的心情,许先生最后还是刷了卡,付了钱。
回到四川,许先生询问了当地中药房。抓药的中药师傅一眼认出,他买回的“皇帝果”就是西青果,市面上2元人民币一两。按照当天的汇率,许先生3800港元一两买回的药材,足足是内地售价的1365倍。让他哭笑不得的还有,9粒“皇帝果”中,只有1粒品相正常,其他都发霉了。
综合央广、华西都市报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