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浙中>新闻 正文

“住房商用” 松绑的背后是隐患

发布时间: 2015-10-29 09:40:26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朱静怡

  “住房商用”的政策,早在2009年广东省政府就已通过政策进行松绑,而在那之前,广东省围绕住改商是否松绑的争议已纠葛长达9年,9年里,政策数次反复,从禁商到限商,还经历了政策搁浅和重提又再次延期等风波。

  为何住宅改商用,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又为何如此反复争议不断?

  2009年,我在上大学,学校有不少创业的同学需要仓库、办公点,可根本无力负担写字楼或仓库的租金,于是选择合租学校的教师公寓,或周边租金相对便宜的老式单身公寓。一间当仓库一间当办公室,就这么开起了“公司”。我曾去过几次同学的“公司”,大门白天几乎不关,里面的包裹、箱盒、塑料袋堆得到处都是,不少纸盒还堆在楼道口,走进她的屋子,几乎没处下脚,两台电脑成宿开着,快递、送外卖的一天要来好几趟。

  现在,我住在市区一个比较新的高层小区里,不久前,我发现小区里也出现了几家这种“公司”,不仅有座淘宝的,还有做投资顾问的、美容保养的,有的把广告公然挂在阳台上,有的则偷偷摸摸搞起“地下工作”。最近,我怀疑自家楼上可能住了某位市区初中的“名师”,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傍晚都有不少初中生吵吵嚷嚷地挤电梯,尤其是双休日,楼下门厅里孩子们丢弃的快餐盒、饮料瓶随处可见。

  对于政策决策者来说,住宅“禁商”、“限商”、“改商”的反复彰显了各职能在认识上的分歧,以及法律的缺失导致政策无章可循。限制住宅商铺,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如果没有这个限制,一些地产商就会擅自将底层的住宅改为商铺,到时候一些汽车修理、油漆商和煤气公司都进来,对居民的生活干扰很大。

  眼下实体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住改商”的松绑,无疑是直指电商的利好风向,虽然,网络交易服务、创意、设计等行业的经营不会造成污染或扰民,因此,国家工商总局对从事电子商务、设计策划和软件开发等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经营活动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的实现途径。但电商难免存在“住改仓”,这背后的消防等安全隐患监管如何跟上?

  政策向好却难免偏颇,众所周知,住宅的房租、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要比写字楼低很多,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很多商家选择在临近的小区内租居民住宅楼开公司、作仓库,致使民宅商用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此一来,商家得到的是利润,带给居民的则是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果防火措施不到位,堆积的货物一旦发生火灾,将对全楼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库房长期处于无人状态,火灾初期不易被人发现,使火灾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耽误了最佳扑救时间,后果不敢想象。

  电商和其他一些创新型企业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政策利好我们能理解,但未必一定要把铲子伸到住房这块良田里去。越是新兴产业,越是需要扶持的行业,越应该以紧凑的、集中的园区形式给予发展土壤,毕竟创业需要的不仅是一间房子,还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政策支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沈颖洁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