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镜子,为什么服装店和家里的照出来效果会不一样呢?是不是镜面做过什么特殊处理?”市民段小姐向记者反映,她前段时间刚买的一件连衣裙,在服装店试穿时很显身材,但是回家后再次试穿感觉就胖了。难道,试衣镜真成“魔镜”了?记者采访后发现,在服装店充当美化“人像”PS神器的试衣镜确实存在。律师也提醒消费者,目前试衣镜质量的相关标准,而且消费者举证起来比较困难,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有一个理智的消费观。
同一件衣服穿出“胖瘦不一”
前段时间,段小姐在市区宾虹路逛街时,在一家服装店相中了一件连衣裙,价格为1200元。当时,她穿上以后在店内的镜前一照,感觉这件连衣裙很显瘦,再加上店里的服务员赞不绝口,把她夸得心花怒放,当即就决定掏钱买下。
回到家后,段小姐立即剪下标签,在自家的试衣镜前再次试穿。可这一次,试穿结果让她很疑惑,觉得这件连衣裙没有在服装店试穿时显瘦,反而越看越觉得臃肿。“当时真不该信了服务员的恭维。”段小姐无奈地说。
其实,这种现象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市民王女士说,她多次在商场试穿新衣服时,都以为自己减肥成功,在试衣镜里发现自己变苗条了,但是把衣服买回家再次试穿后,听到家人评价才知道自己看走了眼。最郁闷的是,若想退,商家还会常以“不涉及质量问题的退货不接受”等理由拒绝。最终,这些新衣服都只能留在衣柜里成了摆设。
试衣镜的安放各有“千秋”
10月28日,记者来到市区宾虹路上的一些服装店,看到服装店里试衣镜的安放都是各有“千秋”:有的直接安装在墙上或试衣间的门上,但大多数试衣镜由于本身就带有可固定的支架,都是成仰角支放,支架和地面有65~70度斜角。而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试衣镜无一例外都是瘦长型或者长椭圆形的。加上强烈的灯光照射,照起来镜中人的轮廓更加分明,显得身材格外修长。
在一家精品店,记者看到镜子斜靠在墙上,和墙面约成15度角,乍一看,记者腿修长不少。“镜子这样放,显得人高挑嘛,很多店都这么摆。”店员说。而记者在附近的服装店转了一圈,发现确实如该店员所说,不少店家都选择将镜子斜放。
在一家卖运动品牌服装店宽大的试衣间里,记者发现,这里选择了在镜子后方安放白色背景光的做法,同时,试衣间的上方也放置了两盏白灯。这使得试衣间里的光线清爽而柔和。在镜中的记者,看起来似乎比平时瘦了不少。
紧接着,记者来到某国内品牌服装店。试衣间灯光昏暗,试衣镜紧贴墙面,没了特效,记者瞬间被“打回原形”。
“瘦衣镜”在服装行业受欢迎
记者在淘宝上看到,一些镜子店特意打出“显瘦镜子”、“人变瘦变高”的广告,用来吸引客户。
在一家名为“都都爱家家”的淘宝店,记者看到其中一款宽1米、高2米的镜子,不包括支架,价位是799元。当记者以准备开服装店为由,请淘宝客服多指点时,热情的客服介绍起了他多年的经验。
“‘瘦身镜’是销量最好的。现在很多服装店都用这个。”据他介绍,为服装店买试衣镜也有讲究,得买长条状的,或者长椭圆的。长条状的试衣镜在视觉上有“拉长”的作用,摆放时倾斜一定角度,更显得人瘦。除此之外,他还告诉记者,不光镜子有讲究,服装店的灯光设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
在另一家镜子店,客服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加厚的镀银镜,他表示,普通的镜子比较暗淡,镀银镜镀了三层水银,还在背后涂上银膜、铜膜,以及两层防水保护漆,比普通的镜子照出来清晰些。
在我市从事门店装修行业的徐先生告诉记者,镜子其实就是玻璃镀上水银然后反射,背面水银镀的层数越多,镜子的光感就越强,镜中人也就更显鲜活。光强度不同时,色彩被反射的程度也不同,光越强色彩被反射得越多,镜子里衣服的颜色就会越光鲜。这已是行内公开的秘密,所以一般服装店的试衣镜都镀过三层水银。
律师:有意使用就构成欺诈
那么,商家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镜子属于镀膜玻璃的一种,没有单独的镜子标准。加厚银镀层的做法,也并不违反相关标准。
但是有消费者认为,商家使用“显瘦”、“显靓”试衣镜,提供的是一个不真实、不准确的消费环境,会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选择。如此一来,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就不是在平等、自愿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可以认为,经营者使用这样的试衣镜,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对此,浙江五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程建强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时,经营者必须向其提供商品相关的真实信息。如果商家有意使用这种试衣镜就构成欺诈,但目前没有对试衣镜质量的相关标准,而且消费者举证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比较难界定镜子的质量以及商家是否有意使用,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有一个理智的消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