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永康经济开发区哈尔斯路看到,历经几个月的停产之后,原“博宇实业”面积近37亩的厂区开始恢复了生机。不同的是,原先的“博宇实业”已变成了如今的“大单工贸”和“青岛工贸”。
今年上半年,“博宇实业”遭遇发展瓶颈,最终成为了僵尸企业。在“四破”整治中,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一企一策破难题,以破产拍卖的处置方式进行破解,并做好牵线搭桥,为后来入驻的“大单工贸”、“青岛工贸”妥善解决了遗留问题。
永康市大单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祖恩说:“原先企业的遗留问题,用电、用水,还有其它的方方面面,园区处理得比较到位,等于我们是‘拎包入住’。”目前,“大单工贸”已开始正常生产中高端防盗门,日产400~500樘,月产1.5万樘左右。”
记者从永康市“四破办”获悉,今年,永康市采用“破、稳、转”三步走的方式,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解僵尸企业39家,面积达939.15亩。
同样,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僵尸企业“航宇控股集团”也得到破解,议价转让给了永康市辉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新入驻的企业将建设“新式厂房”,并大力发展电商,计划在这片曾经散发着浓郁创业气息的土地上“二次出发”,追求亩产效益最大化。
“我们主要做到破保、破稳、破立三结合,精准发力,一企一策力促企业转型。”永康市“四破办”负责人介绍。经过全面排摸,永康对负债率高于85%、连续半年以上销售为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等三类重点涉困企业,形成分类名单,排摸出涉困企业56家、僵尸企业42家。
对可帮扶的涉困企业,特别是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永康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企”活动,尽可能帮扶企业维护生产并渡过难关,有效预防新僵尸企业滋生蔓延。目前,永康市共收集涉困企业各类难题76个,帮助企业解决63个。
对确无帮扶价值的僵尸企业,永康坚持“三个不惧”理念(不惧经济短期下行、不惧工业比重降低、不惧税收波动),及时下决心通过破产清算等手段依法处置。对符合破产条件的,及时引入破产重整程序,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淘汰落后产能。目前,永康市通过司法处置,盘活企业存量资产19.73亿元,释放土地资源108.63亩,释放厂房等房屋面积9.89万平方米。
此外,对无法继续经营,应破产又没有破产的企业,依法关停破产,对其资产进行拍卖,使其市场化退出。对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企业,按照程序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和股权转让。对无意愿或无能力进行建设和组织生产的企业用地依法实施整体收回,盘活存量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