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一场露天电影。一听说村里要放电影,大人们提早收工,提前开饭。天还大亮着,小孩子已经早早地把长凳、竹椅摆在了晒谷场上。
放映员更是孩子们追逐的对象,拥有众多“粉丝”。66岁的郑金明,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武义的第一代放映人。
四二四电影小队:每月穿破一双解放鞋
1972年2月,郑金明告别怀孕4个月的妻子,从武义县供电局调入当时的宣平柳城区广播电影站,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他与另外两名放映员一起,负责原宣平县一带溪口、柳城、新塘、云华等7个乡镇(公社)100多个村的放映工作。
这个电影队被称为浙江“四二四”电影小队,也就是说,这是浙江省第424个电影队。一台老式胶片放映机、一块幕布、一台发电机、一个变压器、一个大喇叭以及一捆几十米长的电线,就是电影小队的全部家当。
武义是山城,很多村子在山里,而柳城一带更是山城中的山城,村子往往在高山之上。70年代交通不便,靠的就是双脚。放映设备不是独轮车运,就是双肩挑。远的村子一走就是二三十里山路,一走就是大半天,几乎每个月都要穿破一双解放鞋。
如今,沿着当年郑金明从柳城到上黄村的15公里山路放映之路,我们即便空着手,也得走上一天。山路仅半米宽,一不小心就有摔到山沟里的危险。而在当年,放映机、幕布、变压器、电线等设备加起来有150公斤。
很多山高路陡的村子连独轮车都用不上,放映设备要分成三担挑。这个村放完了,第二天就要另一个村派出村民来一起搬运。“村民挑担子,放映员在边上扶一把,一对一地盯着,一路小心防护。”郑金明说,有时候看到村民要摔倒了,放映人员立马扑过去,宁可设备压在身上,也不让设备摔坏。“这样的情况,每年都要碰上两三回。”
电影放完了,郑金明都要把设备擦拭一遍,小心装进箱子里,晚上就自带铺盖和设备睡在一起,学校、祠堂是最常落脚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防止设备被偷盗、破获。
边放映边把普通话翻译成畲乡话
当时,宣平一带很多村民听不懂普通话,从小到大都讲畲乡话,郑金明就一边放映,一边拿着话筒用畲乡话跟着电影镜头进行翻译,放的次数多了,他甚至能够不看镜头,转身180度对着村民翻译。很多时候,他还得充当“剧透”,时刻回答边上的村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问题。
电影正式放映前,一般还要放半个来小时的幻灯片,有吸血虫病防治,也有防火防盗知识,这些简明易懂的幻灯片都是郑金明和同事亲手一笔一划制作出来的。有时,郑金明还要根据宣传需要,上演一段自编快板。
一些老片子因为无数次放映,胶片经常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这是郑金明最担心的事儿,他们就用手捏着一截一截断裂的地方把电影放完。冬天碰上胶片断裂,手捏一个多小时,手指头都没什么知觉了……
那些热情忠实的观众却让郑金明最是感动。电影队一到村里,就有村民围上来帮忙搬设备,不少村民还拿出家里最好的菜招待。63岁的上黄村村民王建平说,那时候,帮着挑设备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同一部电影,一个村电影放完了,很多村民还跟着到下一场,这样连看三四场的村民比比皆是。有村民背着孩子,甚至用担子挑着小孩连赶五六公里路,看完电影回家已是深夜。
《红楼梦》是郑金明放映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在当时的柳城小学操场连放9场,场场爆满。直到几十年后,一位80多岁的大娘遇上郑金明聊起往事,非说在柳城看了10场《红楼梦》。
郑金明不相信:“明明只放了9场,怎么能看上10场呢?”
大娘说,有一次,郑金明在柳城区办公楼的会议室放了一场。郑金明这才想起来,当时给检查工作的工作人员加映过一场,大娘不知怎么得到消息,也进去看了。“三四十年过去了,没想到她记得比我还清楚。”
郑金明说,自己一出去放电影就是个把月,大儿子出生时他在村里忙着放电影,看到儿子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武义全县各个乡镇(公社)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队,大大小小有70多个,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后来电影院改制,郑金明还当过几年武义电影院的经理。
如今,一张放映照、一个已报废的幻灯机、几本放映书,这三样东西就成了郑金明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