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浙中>新闻 正文

东阳有个草根乒乓球俱乐部

发布时间: 2015-12-21 13:38:50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斯国东 张海滨

  在东阳市东岘社区“大家乐”特色文化广场上,有一张露天乒乓球桌,无论春夏秋冬,不论严寒酷暑,只要不是雨雪天气,每天早晨都有一群人在这里打乒乓球。不过,从队员的站姿、打球的动作,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草根队员,没有一个受过乒乓球专业训练。

  球友范少锋说:“大家都是为了兴趣爱好、快乐健康而聚在一起,乒乒乓乓,快乐健康是我们的宗旨。”就这样,这里成了一个草根国球俱乐部的所在地。

  住在广场附近的吕顺友是俱乐部的元老。2006年东岘社区购置一张露天乒乓球桌安放在广场上后,当年55岁的吕顺友看到有几个小学生在打球,就买了一块球拍跟这些孩子玩起了乒乓球。

  “夏天的傍晚,经常看到老吕穿着西装短裤和背心跟几个孩子在打。老吕喜欢放高球,孩子跳起来打,但怎么也扣不死他,几个孩子在为同伴呐喊助威!”经常饭后走路的朱章元老师被这一幕所吸引,他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60多岁的朱钟桁,因为“半月板磨损”,两脚只能平行移动,于是,他也加入到国球俱乐部……就这样,因爱好相聚,大家约定每天早晨6点到7点半为俱乐部活动时间,只要不是雨雪天气,大家都会按时前来参加活动。

  8年来,东岘社区“大家乐”露天广场的乒乓球吸引了在东阳打工的杭州老徐、常山小刘、江西小楼等爱好乒乓球的外地民工,也吸引了卢宅、迎晖、南门等周边社区的乒乓球爱好者,东岘社区草根国球俱乐部名声远扬。

  打球的队伍以中老年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有6位,这些国球爱好者从刚开始时的两人单打发展到近几年的十多人轮流双打。原来的球桌已有8年的时间,钢板腐蚀,油漆剥落,影响打球。2013年5月份,参加这个队伍不久的卢禾丰提议换一张新的,于是吕顺友、朱章元、范少锋、徐金仁、朱钟桁等8人纷纷响应,花了2000多元钱买了一张新球桌,并在球桌四周平整浇筑了水泥地。同年8月,球友金寒又出资2900元购置了一张“红双喜”室外乒乓球桌。去年5月,卢禾丰、吕顺友、朱章元等10人出钱给乒乓球场铺上地胶,防止打球打滑,还在旁边添置了6把铁交椅,俨然一个正规的乒乓球俱乐部场地。

  每天早晨来这里打球的俱乐部成员,从球技上说,起初,多数人只是抬抬高球,最多也只是停留在左推右攻的传统打法上。经过几年平时的相互切磋,特别是在楼卫阳、李郁林等球友的手把手指导下,如今的这些俱乐部成员,球感好起来了,打的回合多起来了,还熟悉了生胶、长胶、正胶、怪胶、反胶的基本性能,会扣会拉会弹会拨,球打得很黏,观赏性很强,骑车的走路的常驻足观看。球友卢禾丰为了提高球技,自己开小灶加班加点,花了3000多元钱购买了发球机,每天抽时间对着发球机练搓球、拉球、发球……加入俱乐部以后,每个球员比以前大有进步。

  东阳市2015年“农商银行杯”老年乒乓球比赛中,吕顺友获得第三名;楼卫阳在教育系统乒乓球比赛中已连续三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何冬圆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